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非遗织造时尚文化”论坛于上海时装周期间举办

时尚新资讯 2025-10-17 21:41 中国新闻网 1 0

中新网上海新闻1016日电(记者 姜煜)作为上海时装周期间的重要文化板块之一,由GATE M 华之门广场联合WWD CHINA主办的《布解织缘 WEAVE TOGETHER 文化的织物:传统的嬗变》主题论坛于1014日在GATE M 华之门广场展厅举行。



论坛分别以设计与工艺的当代表达品牌的文化与美学共鸣为主题,围绕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中的再生路径,汇聚先锋设计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品牌主理人、商业地产代表等跨界嘉宾展开圆桌对谈,在观点的同频与碰撞中,构建出一个链接传统技艺与城市更新、美学场景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思想交流场域。GATE M 华之门广场旨在与平台和品牌的共生共创,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文化传承与时尚传播的双向赋能。


圆桌一:设计与工艺的当代表达


第一场圆桌论坛聚焦非遗再设计、材料激活、技术融合等关键话题,由WWD CHINA首席内容官张大川主持,探讨如何从织物出发,让传统技艺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命,并以设计语言与当代生活相连接,娓娓开启传统材料与时尚的再生对话,深度解构棉纺织非遗在当代时尚与商业场景中的创新表达。



华之门资本联合创始人及产品品牌中心执行合伙人黄雅群阐述作为文化的转译者体验的编剧GATE M 华之门广场不再只是一个售卖商品的商场,它本身就是一个可步入的、可感知的文化展品项目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的捍、弹、纺、织、染五大工序转译为完整的空间叙事,让传统技艺成为可感知的场景体验。她进一步指出,技术致敬传统不仅是一种策展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生命的延续策略。


黄道婆纪念公园学术顾问方云则道出纺织既是技艺与商品,亦是社会变迁与城市精神的映照。手工棉织布所承载的江南文化与海派特色,凝聚为上海的城市记忆,其先棉精神亦与这座城市勤勉奋进的气质一脉相承。在当下传统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天然织物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情感价值逐渐凸显,成为当代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


在品牌的天然材料体系里,这些独特的性态与肌理并不是刻意去克服的障碍。而是引导我们如何在尊重材料的本性基础上,进行因材施艺的研发”EP YAYING设计总监田玲强调:科技让传统变得更加亲近,更有生活感,而手工则为科技注入无法被复制的灵魂与情感。丝所创始人彭阳对此深表认同,她认为非遗之美不仅在于图案所传递的东方美学,更在于织造与刺绣背后所承载的匠心精神。通过更新色彩、重构图形、结合现代版型与实用功能,传统工艺得以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品物流形PINWU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张雷指出,技术革新与文化传承共同构成了当代设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材料创新领域,他延续材料先行的设计方法,认为手工艺与科技是构建材料创新的基础。江南布衣品牌营销中心总监吴伟波结合品牌在传统工艺当代化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分享了触感=面料+工艺,内容=记录+传播+创新的理念,并且认为AI不仅是效率工具,更为非遗×科技共创提供新的可能,为传统工艺在当代语境中的再生拓展了边界。


六位嘉宾的对谈从不同维度勾勒出非遗织物传承创新的路径,非遗织物的语言从未过时,当传统技艺与当代需求、资本力量、设计智慧相遇,便能编织出更具温度与活力的当代故事,让非遗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圆桌二:品牌的文化与美学共鸣


WWD CHINA副董事长杨玟接棒主持,与五位嘉宾探讨品牌如何将匠艺精神、文化叙事与美学表达融入自身体系,从表达技艺进阶为塑造精神,强调品牌在文化可持续层面的责任与创造力,以引人深思的发言,共同展望文化产业与品牌发展的美好未来。



以老物件为载体讲匠心故事、以生活场景沉浸式感知美学,薛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张雪以家族技艺的传承实践为切入点,在代际传递中侧重将刺绣技艺转化为可感知的情绪资产,与消费者建立被用心对待的情感共鸣。而对于如何让刺绣更自由地走进品牌叙事成为长期的精神资产,作为非遗守护者的他强调需技艺共创(定制适配品牌的苏绣工艺)+ 文化共建(联合传播非遗)”以多元化的形式向日常生活渗透。SHUXUAN G。创始人郭书瑄从品牌创建经验出发,提出在快速迭代的时尚环境中,手工与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精神的载体。她希望通过这种既扎根文化厚度又拥抱未来可能性的实践,唤醒穿戴者内在的平静与力量。


GRACE CHEN品牌创始人陈野槐多年来致力于探索东方优雅的当代表达。她认为在不同文化语境的审美差异之下,品牌的表达体系应从多元文明中汲取灵感,寻找人类共通情感 ,以此做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美的衣服。玖姿品牌创意总监王陶分享了其在新中式语言探索中的匠艺传承。她认为,当服装的剪裁、结构与面料都浸润着对传统的理解,便能超越穿着功能,成为与人精神共鸣的载体。这一理念无疑不展现了品牌从技艺传承到精神塑造的深度跨越。


华之门资本合伙人及GATE M 华之门广场总经理曾秀坤有感而言:“GATE M 华之门广场以黄道婆精神为根基,棉纺文化叙事与当代美学表达深度融入商业体系。而匠艺、匠心正是链接商业与人的纽带,未来GATE M华之门广场也将编织起更多人的生活。美学想象力,生活织造场是对此项目的深情定义。零售和餐饮业态近年来越来越在文化上着力,GATE M 华之门广场恰逢其时提供了这样一个商业平台和载体,来承载品牌们多元化的想法。未来,GATE M 华之门广场将持续以开放多元的价值观,携手更多品牌,促进传统文化的当代转译与商业活化,共同构建富有文化厚度与活力的商业新图景。


共织非遗经纬,续写在地文化


从元代黄道婆在乌泥泾(今徐汇华泾)革新纺织技艺,到如今仍在持续的天然织造与植物染实践,棉纺织始终是联结人类与自然、贯通历史与当代的文化纽带。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棉纺织技艺保护单位,《黄道婆纪念公园》始终致力于先棉文化与棉纺织的非遗传承。而坐落于徐汇华泾的GATE M 华之门广场同样承袭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基因,以国家级非遗为灵感,力求打造上海城心超级TOD综合体。


1017日起,《黄道婆纪念公园》将在GATE M 华之门广场展厅呈现绵棉不息非遗时尚展,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以为核心纽带,构建自然-文化-技术-时代四维共生的叙事体系。通过追溯棉花的神话起源、全球传播脉络,解析中国传统纺织面料的转化智慧,展现从的技术迭代,最终传递棉花连接世界、传统赋能创新的核心理念。此次展览打破传统博物馆的边界,旨在吸引更多市民及时尚文化爱好者参与,将学术性的纺织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公共文化内容,提升城市文化厚度,实现文化+时尚+商业的协同发展。


同期,还将开展两场主题工作坊,通过本地植物自然染、缝纫、拼布及合作绘画等手法,制作纺织布景、道具及服饰,实现非遗技艺传承与当代时尚设计的融合,让棉纺、自然染与拼布创作成为可触摸的市民记忆。()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时尚新资讯传递时尚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时尚行业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8|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2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