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互联网的本质原本是互联互通的。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当各种各样的app成为了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时,各个app就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能否互联互通取决于app之间的协议。这也就导致,很多时候并不是站在方便用户的角度,而是站在己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就拿互联网巨头阿里和腾讯来说,多年来两者之间一直互相竞争,双方都不愿意成人之美,所以双方的信息基本上是不共享的,不互联的。 然而最近,两者之间的高墙却在不断被打破。 先是今年1月,微信和淘宝互联开始有了质的突破。在微信的个人对话框中,已经支持分享和打开淘宝商品链接且不再显示口令,并可以在不跳转到淘宝 App 的情况下直接完成购买(输入支付宝密码)。 紧接着是在前几天,有媒体发现,在淘宝下单后已经可以选择微信支付的付款方式了。 可以看到,曾经各自为营、相互竞争的互联网头部企业,如今却在不断拆除两者之间的藩篱,开始握手言和、互联互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明白了“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虽然巨头企业凭借自身积攒的优势,单打独斗可以发展的很快,但只有回归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初心,走上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企业才能够越走越远。 其实,腾讯阿里还只是缩影。当前国内越来越来的企业也都已经纷纷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一场以GMV增长为中心、跑马圈地的竞争时代已经走远,一场以消费者为本的良性竞争高质量发展就此拉开帷幕。 比如京东,就不再对标阿里,而是埋头发展实体,将重心放在了提升效率上。一是物流效率。京东物流已经将物流效率从过去的隔日达突破到了小时达。另一个是供应链效率,前段时间,京东公布了一个数据,京东自营商品超900万SKU,但从入库到清空,周转天数仅为31天。这是什么水平?超过了Costco、沃尔玛等西方零售巨头。 还有那个体量和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品质与服务上都不遑多让的正品特卖平台唯品会。这些年来,唯品会一直都在坚持聚焦大牌折扣,将精细化服务做到极致。一方面利用只与品牌商或者一线代理商合作,以及其特有的买手制,从而从源头为消费者带来“大牌的品质、特卖的价格”; 另一方面,在这个送货都不上楼的时代,唯品会却拉着顺丰大搞上门换货,什么意思?比如衣服尺寸不对,顺丰快递员直接带着新衣服上门来找你换。也就是说,唯品会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舒心、换的省心。当然,这些坚持也赋予了唯品会极高的用户黏性和复购率。2021年,其高质量SVIP用户增长了50%。 今天,其实无论是腾讯阿里的互联互通,还是京东唯品会的积极转变,其实都释放出了同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已经彻底变了。整个国内互联网行业,正从过去以平台自身为中心,变成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是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开始,也将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二场爆发。 |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倪雁强4月26日,第二届杭州宠物时装周在
近日,在“2025广东时装周-春季”的舞台上,广东省服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