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郑瑞雨:带软木画上纽约时装周

时尚新资讯 2025-5-10 15:30 东南网 1 0

创造性转化传统工艺


郑瑞雨:带软木画上纽约时装周



郑瑞雨和她设计的软木画服饰。受访者供图


福州青年设计师郑瑞雨将软木画带上国际舞台,在纽约时装周掀起东方风。近期,她又在中美两国筹备服饰品类和软木画结合的静态展。


郑瑞雨是一名“90,外公从事古书画修复,家中堆叠的宣纸与斑驳画框,成了她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视觉符号。中国不少优秀的传统手工艺难以被外国人了解,而时尚是一个更容易被看到的平台。带着这样的想法,郑瑞雨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求学,致力于探索时尚与传统文化的联结。


2023春夏纽约时装周上,郑瑞雨发布个人系列《The Wooden Diary》。6套服装以软木画为核心元素,将传统雕刻工艺解构为模块化设计,通过磁吸装置实现立体拼贴。当模特行走时,衣襟上的亭台楼阁随身体律动重组光影,花鸟虫鱼在丝绸褶皱间若隐若现。细看会发现,图案不仅有三坊七巷的飞檐,还藏着哈德逊河的天际线。郑瑞雨说,服装在特定动作下能变身为家具形态,这是让软木画回归其屏风装饰的本源,也是我对衣物与空间关系的实验。


以身体或家具为载体,将软木画穿上去并非易事。从2020年起,郑瑞雨拜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软木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君锟,和平均年龄70岁的老匠人共同攻克材料难关。经过200余次试验,他们最终通过磁吸方式实现传统雕刻的模块化组装。郑瑞雨说:每片软木都承载着老师傅们的手感温度,这是工业生产线无法复制的情感工艺。这才是我记忆中应有的样子——用物体与身体的对话,记录文化的温度。


对传统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贯穿于郑瑞雨的设计中。在古书画修复中用于遮盖接缝的裱褙技艺,被她转化为服装的结构线;古籍修复的补纸工艺,变为真丝面料上的镂空设计。修复本是隐匿的艺术,而我想让那些被遮盖的不完美,成为新的美学语言。


当千千万万个设计师开始讲述自己的文化故事,世界就会在一针一线间看见东方美学的深邃与诗意。美的历程,永远是从过去向未来。传统不是落后,而是潮流的源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郑瑞雨说,她将继续以衣为载体,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让世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记者 林舒颖 叶诚)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时尚新资讯传递时尚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时尚行业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8|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2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